貨幣起源

國內(nèi)最早的貨幣是起源于商朝的貝幣。古代時期商品交換的日益繁榮,貝幣的流通量逐漸增加。由于天然貝殼供給有限,應用不足,才有了仿制貝的出現(xiàn)。第一個仿制貝是用銅殼、骨殼等做成的。直到后來開始用銅做成貝幣,簡稱為銅貝。銅幣的出現(xiàn),帶動了古錢幣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。它的發(fā)展和廣泛運用促使了早期貨幣的重要轉(zhuǎn)變。

貨幣的職能

1、價值尺度:價值尺度具有衡量和表達商品價值的功能,通過價值尺度,對不同商品進行明碼標價,使其具有價值后,可以廣泛的流通;

2、流通手段:貨幣是商品之間進行交易的媒介,賣方賣出產(chǎn)品,買方同等價值的貨幣支付購買了產(chǎn)品。貨幣促進了買賣雙方之間的便捷性;

3、貯藏手段:貨幣若是不進行流通時,貨幣持有者可以將其貯存起來,放到銀行或是投資其他理財產(chǎn)品進行儲存保管;

4、支付手段:貨幣作為日常消費支出結(jié)算的代表,以其特定的價值而存在,人們可以用貨幣來支付商品價款,支付工資、清場債款等等;

5、世界貨幣:法定貨幣,具有極強的流通性質(zhì),能夠在國外進行轉(zhuǎn)換交易,因此貨幣也具備了世界貨幣的職能。

相關文章

18729020067
18729020067
已為您復制好微信號,點擊進入微信